《小山河》深圳专场热泪引爆 彭臣郑罗茜共叙“深”度乡愁
10 月 17 日,被誉为 “一封写给故乡的味觉情书” 的电影《小山河》在深圳举行专场观影活动。导演彭臣及主演郑罗茜到场与满场观众展开深入的映后交流。
交流环节围绕 “戏里戏外” 的表演艺术、“深圳与故乡” 的情感命题展开。影片中静水流深的乡愁,与深圳这座 “移民之城” 的独特气质交织碰撞,引发全场观众多次温暖而深刻的情感共鸣,让这场兼具艺术交流与情感联结的观影活动更具意义。
一封味觉情书,三代人勾勒共同记忆
电影《小山河》由彭臣自编自导,陈昊宇、吴彦姝、彦希领衔主演,朱圣祎、郑罗茜、张铁林等联合主演。影片以美食为线索,细腻讲述了一位在深圳奋斗的年轻女孩青禾返回湖南老家,通过一道道承载记忆的家常菜,逐步与家庭往事和解,并完成自我疗愈的温暖故事。其独特的“烟火治愈系”叙事,为观众构建起一个连接三代人情感的时空桥梁。
“看得见的深圳”与“藏着的故乡”
活动伊始,深圳市电影电视家协会主席李亚威女士上台表示,《小山河》是淡然的、别致的,是充满诗意与乡愁的新流派电影,这是彭臣导演的一次探索,也是郑罗茜在表演上的一种尝试。看到了年轻人对未来的思考和突破,在小成本电影中脱颖而出,非常适合累了的时候观看。
映后交流环节,饰演“青禾妈妈”的郑罗茜的分享尤为动人。谈及因“影视考古”而再度被热议的“高智感”角色与个人状态,郑罗茜真诚回应,将其归功于自 2002 年入行以来,四十余个角色人生的淬炼与沉淀。她表示,正是这些经历的积累,磨练出角色的厚度与演员的从容,自己也为迎接未来更多元的剧本做足准备。“来了就是深圳人”。这此地从口号化
为她切身的体验,当她向观众介绍亲临现场的父母时,这份对“家”的理解完成了最深刻的落地:从事业的舞台到人生的归宿,深圳承载了她的梦想,也安放了她的亲情。
导演彭臣,作为一名湖南人兼“新深圳人”,对“故乡”的阐释尤为动人。他坦言,深圳这座城市的气质已潜移默化地融入他的创作。“这部电影被看作是一封‘情书’,它不仅是写给湖南的,也是写给所有漂泊在外的人。”他特别分享了一个关键取舍:影片虽拍摄了深圳的现代戏份,但成片中他选择将其“藏”起,只留下纯粹的乡土烟火。“我们希望剥离具体城市的符号,让每一位离乡者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藏着的故乡’。”这一匠心独运的处理,让深圳成为故事中一个“看不见的起点”,更添余韵。
他乡故事汇流,情感共振引爆全场
活动最动人的一幕出现在观众互动环节。当话题聚焦“深圳与故乡”,一位在深圳的女性创业者说电影里的食物让她瞬间想起了老家奶奶的味道,回顾十年奋斗历程对故乡老屋与亲情的复杂感触时泣不成声;一位湖南籍的 97 年女孩分享了幸福的家庭和父母爱情故事,坦言在当今“很卷”的现实环境下,老家给予了她“回家干饭”的勇气与慰藉。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个体故事,在影厅内汇聚成一股感动的热流,许多观众眼含泪光。他们不约而同地表示,感谢《小山河》这样一部作品,以其独特的温柔与真诚,承载并抚慰了他们无处安放的思乡之情。
电影《小山河》将于 10 月 18 日全国院线热映。这部作品无疑已成为连接千万游子与故乡的情感纽带,邀请每一位观众走进影院,品尝这一席治愈心灵的烟火盛宴。
相关影人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