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10分651好片子,结尾是神结尾,太赞了 亲密之人的关系中,牺牲者导致自身的破碎,接纳者的内疚与因为内疚而无限偿还导致的自身生活的破碎。 道德资本,看似伟大,但本身就是一种罪恶。 牺牲者不觉得自己内心可以原谅,也难以给予对方偿还的机会,同时不忍看到对方因偿还而受苦,这就堵住了接纳者自我救赎的通路 接纳他人的道德馈赠时,我们内心的虚弱胆怯、自我,也终将转化为内疚、过度用力偿还过程中自身生活的失衡而逐点破碎,内在隐藏的恨意是积累的。 如果牺牲者不再存在,或许这一切的痛苦就可以消失,辛芷蕾最后拿刀杀死对方的时候,应该是不想再让自己困在这样的循环之中。 越大的牺牲,对应对方越大的内疚和恨意。越强烈的双方情感通道的堵塞。11-0773回复
HqC63092541810分264商场没有开门,走路到6楼,打电话给电影院前台,工作人员帮忙开门。一个人,一场电影。广州熟悉的街道,公园,小桥,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黑暗,安静的对白,服装批发零售,直播,车祸顶罪,女主压力大过坐牢,男主出狱得癌症。一起再同居,讨货款差点火灾,倒陪1万元。租房遇电梯故障,又是男主让女主先逃生。最后车站流产,刺杀男主,结尾只有音乐,没有歌声。只有眼泪。男女主演技真的非常棒。11-0758回复
我会成功10分84《日掛中天》的观影体验,完全是被辛芷蕾的表演推着走的——这部聚焦爱恨纠葛与人性挣扎的文艺片,因她的演绎有了直击灵魂的力量,堪称年度演技派的巅峰献礼。 辛芷蕾饰演的美云,是“溺水般挣扎”的普通人,却被她刻进了骨髓里。在广东湿热的小城氛围中,她身着市井服装、打理服装生意的模样,像极了生活里随处可见的老板娘,毫无违和感的市井气瞬间拉近距离。这个背负情债、活在“活人已死”般绝望中的角色,被她用层次极致的表演拆解:客运站卫生间那场戏,无一句台词,仅靠凝滞的眼神、僵硬的肢体和悄然泛红的眼眶,就将失去孩子的惊愕、无声的悲伤到濒临崩溃的情绪层层递进,一个长镜头便让观众读懂她站在绝望悬崖边的窒息感 。而最后与张颂文的对峙戏更是封神,捅出那一刀后,五官浮肿却发不出声响的痛哭,再到突然嘶哑的爆发,把爱恨交织的极致拉扯、赎罪与解脱的复杂心绪演绎得淋漓尽致,每一个微表情都在诉说角色的拧巴与破碎。4天前4回复
铁任10分《日掛中天》辛芷蕾这一刀,刺到的何止一个葆树《日掛中天》辛芷蕾这一刀,刺到的何止一个葆树 辛芷蕾说的没错,如果奖项能运作,为什么要给我运作而不是别人? 看完《日掛中天》,单就这部作品而言,辛芷蕾表演的水准配得上影后宝座,不是某些酸溜溜的女演员能够碰瓷的。 好的表演,其实有三个档次,把人物的表皮演得清楚可信,身份、性格、前因后果,只能算是完成基本任务,很多电视剧演员都能做到;把人物的内心演明白,深层的人格、情感,无法言说的喜怒哀乐展现出来,这是第二个档次,一般来说,演到这种程度就能试着“运作”一下影后了; 最高水平的表演却是不需要太明确的表述,而是一种具有文学性的表现力,用一种说不清道不明连自己都解释不清的人物状态,来表达无力自控的命运。 《日掛中天》里面的曾美云,就是一个复杂的,多维的,难以被定义的角色,当你觉得她很熟练的操持着自己的小生意,经营着过去和现在的感情,她却一步一步的,看似不甘却义无反顾的滑向深渊。 看她卖力地卖着衣服,照顾着生命进入尾声的前男友,试图给现在的男友生一个孩子,观众可能会产生一种错觉,觉得她还会像大多数影视剧中的女性力量一样,在困境中成长,在灰暗中绽放。 然而,当她用自己的破褂子擦去腿上的血,穿着还挂着吊牌的裙子在车站中不断寻找,并刺出失控的一刀。 大家才明白,一切都是假象,那些看似积极的努力,不过是另一种的心如死灰,在她的心里,还债从来没有尽头,她欠葆树的,欠自己的,永远还不完。 最后一刀,刺穿的不仅是葆树的肚皮,更是刺破了虚假的希望,冰冷的幻想,也刺到观众的心里,泛起内心最不愿意面对的一片悲凉。 关于结局的解读,可能有很多种,但每一种都不容乐观,如果不是弥蒙中看到了宿命,谁会选择用刀来自毁。 美云和男朋友的女儿一样,想要报复这坎坷的命运,最终却只能伤害自己,和爱自己的人。11-070
神奇花葛格8分很惊喜,这是我看完《日掛中天》的第一感受这部电影顶着威尼斯电影节获奖影片的title,网络上也有人将这部《日掛中天》归类为文艺片,但我在看完之后,我是真的喜欢这一部,它绝不是我们传统印象中的文艺电影,或者电影节电影,我觉得它更像是一部很纯粹的剧情片,很认真地在讲一个故事,一个以几个角色来反映时代特性的故事。 我在看这部《日掛中天》时,我脑子里一直会想到《狗13》,这两部电影都是以人物反映大时代下普通民众的困境,如果说《狗13》是中式家庭教育弊病的集合体,那么《日掛中天》就是新时代下小镇老百姓极致的苦难。 我们总说“麻绳专挑细处断”,对于《日掛中天》中的角色,人生的麻绳可能已经快断干净了,我们可能不会与片中的角色有着一模一样的境遇,但是我们仍可以在片中角色身上看到些许自己或者身边人的影子。 这部影片中每一个角色都是复杂的,每一个人也都存在着各自的人生困境,有些是来自生活的压力,有些是来自情感的选择,有些是来自生命倒计时的迷茫,也有些是对于生活期盼的不断找寻。 也正是他们有窘境,渴望寻求改变却不得结果,导致他们的人生走上了一条“畸形”的道路,也促成了我们看到的这些被困住的角色,以及拧巴的人物关系。 这部电影非常贴近现实,当中没有鸡汤,没有所谓的“放过自己”、“停止焦虑”等等,每一个人在各自的人生中都小心翼翼,即便是硬撑“强者姿态”的吴葆树,本质其实也是一个懦弱、胆怯、有心扛下一切却力不足的小人物 是啊,这里几乎每一个角色,就连制衣厂的老板娘都只能算作是“泥菩萨”,自身难保。 这其实就是抛开网络鸡汤后,属于普通民众的真实生活状况,对于普通百姓,我们的人生容错率其实是非常低的,生老病死等等任何的意外情况,都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近乎毁灭性的打击,谁不想活出自己,活出精彩的人生,就像片中曾美云那样,自己开店,她也想趁着网络直播带货这趟东风来为自己谋一条出路,但现实从不会这么简单。 更何况压住曾美云的也不只是生活,还有埋藏在她内心多年,不断折磨着她的那份内疚。 我们再来聊一聊电影本身,这部电影在我看来是一部镜头语言、调度、叙事、色调等等方面都非常有讲究的影片,不敢说是值得加入影视专业教材的程度,也比目前市面上绝大多数影片的平铺直叙要好得多,观感也好得多。 这部《日掛中天》的叙事逻辑是少有的,以人物带动剧情,电影一上来就直接进入剧情正题,没有任何的铺垫,是由演员的表演来塑造人物,再由人物之间的碰撞摩擦,带出剧情。 这样的叙事对演员的表现就非常重要,在没有剧情做铺垫的情况下,演员要为观众呈现出一种这个角色该有的样子,让观众在随着剧情理清思路的同时,能够觉得人物的行为和性格是可以相互呼应的,辛芷蕾、张颂文两位老师对于这两个角色的把控,真的太绝了。 其实这种叙事方式其实是反惯性思维的,但也确实大大增加了整部影片可看性。 而对于人物窘境的体现,除了人物和剧情本身,电影中也用了大量的环境描写,从侧面凸显了人物生活的窘迫感,我们可以看到这部电影几乎绝大多数的环境,都是极其杂乱、拥挤且呈现出压抑的暗色调,甚至还会用镜子这一特殊道具来进一步压缩观众的可视空间,更加体现了人物的窘境,这也是“心”与“境”的相互呼应。 对于环境描写,有一场戏我想着重提一下,就是曾美云和吴葆树“电梯脱险”后,我们终于可以看到曾美云住处那个狭小客厅的全貌了,这里为观众呈现出来的是一个相对宽敞的环境,色调也相对更加明媚,二人的关系也是从这场戏之后开始有了明显的转变,曾美云在吴葆树身上也仿佛找到了她追寻已久的安全感。 我真的好喜欢这部《日掛中天》,它真的是现在少有的,认认真真讲好一段故事,讲清几个人物的电影,它也让我们再次看到,故事不仅是用台词来讲,也可以通过影视拍摄手法来做辅助。 《日掛中天》真的是一部好纯粹好纯粹的电影,这就是电影最该有的样子。11-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