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介子6分02002年,《惊变28天》用一辆空荡的伦敦救护车和狂奔的快速丧尸重新定义了丧尸片。没有缓慢挪动的行尸走肉,只有被病毒点燃的狂暴人类。28年后,导演丹尼·博伊尔与编剧亚历克斯·加兰带着更尖锐的命题回归。 亚历克斯·加兰的剧本被公认深受英国经典电影《小孩与鹰》(1969)的影响。在僵尸电影中借鉴这样一部温情作品,确实出人意料。这种影响在本片中体现为精神内核共鸣。如同《小孩与鹰》中那只象征着短暂自由与纯真的鹰,《惊变28年》里也存在着珍贵的、脆弱的美好。 影片采用童话光泽的视觉风格,比如葱郁田野、森林场景,刻意与僵尸题材常见的脏污感形成反差。 历了全球性的疫情创伤,观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能理解影片中弥漫的“后创伤”氛围。那种对秩序崩溃的深切恐惧,对权威信任的瓦解,以及面对未知威胁时个体与群体关系的脆弱性。 《惊变28年》借斯派克的旅程完成了一场思想实验,当岛屿失守物理屏障失效、父亲失信精神支柱崩塌、医生亦正亦邪救赎希望混沌,人类最后的防线唯剩个体在伦理泥沼中的清醒选择。我们能否在恐惧中守住生而为人的底线?影片和现实一样,都给不出答案。 丧尸末日文明重建, 创伤时代人性拷问。09-280回复
再见,再见。7分1从28天到28周再到28年,丧尸还是那个丧尸,人性还是那个人性。 看见墨菲突然感觉挺搞笑的。 为了黑母亲看病,小男孩也是很勇敢的,希望结尾遇见杰米不会有什么不好的事情发生吧,如果再拍不知道要多少年以后了,可能也不会再有了。08-100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