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多年前,闭关锁国的清王朝在殖民主义者的武力逼迫下打开国门。上海作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凭借优越的地理条件,吸引了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商家、冒险者和小贩,迅速成为一个五方杂处的移民都市。广东人阿广在闹市口开了一家粥棚,生意十分兴隆,引得其他商贩眼红,连洋人也来强占地盘,故事由此展开。 六十年过去,阿广粥棚历经风雨,传到了孙子阿强手中。阿强凭借自身聪慧和祖传手艺,加上上海亲友的支持,将小粥棚扩建成三开间门面、三上三下的大酒楼。酒楼开业时张灯结彩,还请来清代末科榜眼朱一亭老先生题写“海上第一家”。 又过了六十年,1994年的上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海上第一家”已发展成颇具规模的豪华大酒家。当年阿强手下伙计阿亮的孙子成了总经理。那段时间,外国客商纷纷前来,都想投资合作。“海上第一家”最终冲出国门,走向世界。 老一辈滑稽戏演员有周柏春、龚一飞、笑嘻嘻、姚慕双、杨华生、绿杨、嫩娘;“双字辈”有童双春、李青、沈双华、王双庆、吴双艺、王双柏等;中生代滑稽演员有筱声咪、孙明、王桂林、黄永生、严顺开等;青年演员有王汝刚、钱程、姚祺儿、毛猛达、沈荣海、林锡彪、傅子明、张国庆、陶德兴等。 清末上海,两个官兵盯上一位街头卖艺人,诬陷他是太平军余孽,要抓他进衙门。阿广派徒弟阿亮上前阻止,还请官兵进粥棚喝粥,趁机放走了卖艺人。阿广的见义勇为赢得了街坊四邻的钦佩。 此时,两个广东商人来到阿广的粥棚,三人相谈甚欢,还唱起了粤剧。隔壁大饼摊老板和老板娘见状心生妒忌,与阿广争吵起来,称上海人的生意都被广东人抢了。阿广很生气,他让周围做生意的人吆喝出自己的生意,看看哪些是上海人做的。结果,各种不同的方言此起彼伏。阿广告诉大饼摊老板,正是因为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人在上海生活、做生意,上海才如此繁华。 这时,一个洋人走来,他表面赞扬阿广的话,实则要强占此地做生意。阿广不服与其理论,被洋人打翻在地。洋人见阿广不屈服,甚至拿出枪威胁。县太爷带队闻声赶来,虽也怕洋人,但为了给街坊四邻出气、提振国人志气,狠狠教训了洋人。 然而,事情过后粥棚还是被拆了,徒弟阿亮也离开了。阿广看着眼前的凄凉景象,感慨万千,决心重新开张,东山再起。
影视行业信息《免责声明》I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018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