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眼电影 > 切尔诺贝利日记
切尔诺贝利日记海报封面图

切尔诺贝利日记

Chernobyl Diaries
看过看过
logo猫眼综合评分
5.5
星星星星星
IMDb 5.0
简介

由6名年轻的旅客组成的远足小分队,决定远离大家通常会选择的旅游路线和景点,只为了追求一下惊险刺激的极致享受,并为此专门雇佣了一位能够满足他们与众不同的需求的向导,可以带着他们“不走寻常路”。一路上,对多方发出的警告置若罔闻,这名向导还是将这些旅客带到了著名的“幽灵城市”普里皮亚季,这座位于乌克兰的小城镇,曾经是在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工作的工人们的家园,但是随着那场核事故的降临,这里也迅速地被荒废了,成为了一片无主的废墟,空气中弥漫的是令人窒息的尘埃。最初的时候,这6位年轻人只是打算在这座看起来没有任何生命迹象的废城里做短暂的停留,顺便满足一下自己的猎奇心理。然而,他们很快就发现,他们似乎被困住在了这里,而且对目前的处境束手无策——最让他们感到惊恐的是,他们竟然感觉到了还有其他生命体在偷偷地向他们靠近,而且怀揣的显然是相当险恶的用心和目的 。

视频全部arrow-right
  • avatar
  • avatar
  • avatar
  • avatar
  • avatar
  • avatar
  • avatar
  • avatar
  • avatar
  • avatar
短评
长评
avatar
方聿南level-icon
不是伪纪录,胜过伪纪录伪纪录片中占据绝大多数的是恐怖片,它们的终极目标是营造无与伦比的真实感和临场感,共同构成惊吓效果。但两者往往势同鱼和熊掌。你让角色时时刻刻拎着个DV躲避妖魔鬼怪,无论如何铺垫其合理性,总有令人出戏的荒唐时刻,真实感打了折扣,通片往往有佳句无佳章。有伪纪录片设定固定监控和科研考察录像等作为影像源,逻辑上的沟壑倒是填平了,但观众“躲”在录像镜头后的安全体验,又与追求临场感的初衷背道而驰。 《切尔诺贝利日记》开场,我一度相信有现场拍摄者存在。颠簸摇晃的镜头,与视线始终保持等高,主角们说话时,镜头不厌其烦的从一张脸孔移到另一张,而非来个利落的正反打,一切都像极了一个拿DV的旁观者提供的影像。当然,通过剪辑,谁都能看出“此人”是不存在的,但这种时刻模拟人类视线的运镜手法,却达成了单纯伪纪录片力所难及的目的。 通过画面,观众可以将自己想象作这群冒险男女中的一员,只是低调到从不出声,也不与他人交流,且运气好的惊人,总能与幸存者为伍,一路坚持到了最后。正如片中许多镜头暗示的,他时而满怀兴奋的冲在队伍前面,聆听着队友们激动的交谈,时而战战兢兢跟在众人后面,摸索着回程的路途,时而偷瞄一眼照相机中的隐秘画面,为慑人的真相而倒吸冷气,时而处在袭击者的疯狂追杀中,与逃跑的伙伴们手忙脚乱的滚做一团。 伪纪录片要么暗示“你就是他”,要么强调“你在看着他们”,而本片则是“你和他们在一起”,真实感和临场感取得了完美的平衡。就像玩一场开了外挂的《使命召唤》,不用担心会死掉,不用担心会迷路或掉队,尽情享受安全的、有惊无险的恐惧。虽然老套的创意,剧作上的纰漏,演员表演的不尽人意,让影片本身的惊悚气氛大打折扣,但这仍是一次颇见成效的尝试。由于影片中虚拟出一个角色,提供感官体验供观众代入,我想可以称之为“伪参与片”。 文/方聿南
comment0
影片资料
票房
票房详情arrow-right
796
海外首周末票房(万美元)
1,812
海外累计票房(万美元)

影视行业信息《免责声明》I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018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