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雅克·卢梭(1712–1778),日内瓦思想家,兼及政治哲学与道德心理学,对后世政治与文艺影响深远。其中心关怀是在相互依赖加深的现代社会保存自由:主张人性本善而易被社会腐蚀,以 自爱(amour de soi )与 怜悯(pitié) 为基本驱力,揭示 自恋(amour propre) 的双重性(堕落之源亦可经制度与教育驯化)。政治上以《社会契约论》提出“一般意志”,要求“自众出、向众行”的普遍法律,使个人在服从自身所共立之法时获得公民自由与道德自由,并以“forced to be free”的安排保障免于他人专断;其生成有赖相对经济平等、风俗同质、公民德性与立法者的奠基,反对主权代表制,区分人民主权与政府执行、多赞成选举贵族式行政,并辅以民事宗教凝聚共同体。教育论《爱弥儿》倡导“消极教育”,以精心设置的环境培养自治,抑制膨胀的 自恋(amour propre);语言与起源、音乐理论见《论语言的起源》。主要著作还包括《论科学和文艺》《论人类不平等》《新爱洛伊丝》《忏悔录》等。其一生屡与启蒙主流决裂,作品曾被禁而流亡;思想既预示共和主义与浪漫主义,又深刻影响康德与当代民主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