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里斯·安德烈耶维奇·巴博奇金
鲍里斯·安德烈耶维奇·巴博奇金演员 | 导演 | 编剧
Boris Babochkin
摩羯座
1904年1月18日出生于俄罗斯,萨拉托夫

鲍里斯·安德烈耶维奇·巴博奇金,鲍里斯·巴博金奇出生于萨拉托夫,父亲是一名铁路工人。1912 年至 1919 年,他在萨拉托夫第一所亚历山大·玛丽亚中学读书。在红军部队中,他参加了国内战争。十五岁时,共青团员鲍里斯·巴博金奇在东线第四集团军政治部服役。回到平静的生活后,他进入萨拉托夫戏剧院的戏剧工作室,在 A. I. 卡宁的指导下学习。1920 年 8 月,他前往莫斯科,在那里同时考入了两所戏剧学校——契诃夫工作室和国家“青年艺术家”工作室,在那里师从伊·尼·佩夫佐夫,不久之后便离开了契诃夫工作室。1921 年夏天,从“青年大师”戏剧学校毕业后,巴布金在伊万诺沃-沃兹涅先斯克剧院开始了他的第一个职业演出季,当时由伊·尼·佩夫佐夫领衔毕业班。1921 年,他回到莫斯科,在 V. G. 萨赫诺夫斯基领导的莫斯科戏剧剧院短暂工作。1922 至 1923 年,他是沃罗涅日戏剧剧院(现为沃罗涅日国立亚·科尔采夫戏剧剧院)的演员;1923 至 1925 年,在莫斯科国立师范学院剧院(现为莫斯科市立剧院);1925 至 1926 年,在科斯特罗马·奥斯特罗夫斯基戏剧剧院;1926 至 1927 年,在撒马尔罕戏剧剧院;1927 至 1928 年,在列宁格勒讽刺剧院(现为圣彼得堡国立亚·阿基莫夫喜剧剧院);1928 至 1929 年,在哈尔滨的中东铁路剧院;1929 至 1932 年,在列宁格勒人民之家剧院;1932 至 1936 年,在列宁格勒·亚·普希金戏剧剧院(现为亚历山德林剧院)。他还曾在莫吉廖夫、别尔季切夫和费尔干纳的剧院工作。1936 至 1940 年,巴博金奇是演员,1937 至 1938 年担任主要导演,1938 至 1940 年担任列宁格勒(今圣彼得堡)高尔基(现为托夫斯托诺戈夫)大剧院的艺术总监。1940 至 1945 年,他是莫斯科瓦赫坦戈夫剧院的演员兼导演;1941 至 1943 年,他是阿拉木图中央电影制片厂的演员;1945 至 1949 年,他是电影演员剧院工作室的演员兼导演;1949 至 1951 年,他是莫斯科小剧院的演员兼导演。1951 至 1952 年,他担任保加利亚索非亚国家剧院的导演,参与了周边剧院的工作,并在戏剧学院任教。1952 至 1953 年回国后,他担任莫斯科国立普希金戏剧剧院的总导演,1954 年成为基辅乌克兰女诗人莱斯娅·乌克兰卡俄罗斯戏剧剧院的演员。1955 年,巴博金奇重返莫斯科小剧院,在那里一直担任演员和导演直至去世。最著名的作品是 1939 年在大剧院执导的高尔基的戏剧《底层》(饰演瓦斯),以及 1964 年在小剧院执导的同一剧目(饰演苏斯洛夫),1966 年该剧被拍成电影。巴博金奇作为演员于 1928 年在电影《叛乱》中首次亮相。1934 年,他在同名电影《恰巴耶夫》中饰演恰巴耶夫一角而闻名于世。多年来,鲍里斯·巴博金奇一直从事教育工作:从 20 世纪 30 年代末开始在大剧院的戏剧工作室任教,1944 年起在莫斯科的国立电影学院任教,并在那里负责表演课的教学。1966 年,他被授予教授职称。他发表了大量文章、评论和笔记,作品见于《苏联艺术》《工人与戏剧》《戏剧》《星火》《电影艺术》《莫斯科》《十月》等杂志,以及《列宁格勒真理报》《列宁格勒文学报》《共青团真理报》《文学报》《消息报》《苏联文化》等报纸。鲍里斯·巴博金奇于 1975 年 7 月 17 日在莫斯科去世。据谢尔盖·古尔佐说:“他开车时在红灯前停车,绿灯亮起时,他突然发病。当场死亡。就在几个小时前,他在剧院领了工资。但身上既没有钱也没有东西。全被偷了——连死人都不放过。”他被安葬在新圣女公墓(2 号区)。

他的作品(27)